谈及惊悚恐怖片,我并不认为《画皮》能够给人带来恐惧感,亦未曾体会到《贞子》所营造的紧张氛围。至于《一只绣花鞋》,我同样没有感觉到丝毫的不安。在我看来,香港那些关于僵尸、捉鬼的影片,或是关于医院里幽灵、荒宅古庙、孤坟以及冤魂复仇的故事,所营造的恐怖气氛都显得乏善可陈。
相比之下,我更倾心于《夜半歌声》这种风格,它才是真正让我倍感惊悚的作品。坦率地说,能够将戏剧性的元素与恐怖片相结合的作品,才真正触及到恐怖的精髓。
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恐怖片,具体是什么渠道取得的我已然忘记,可能是从录像带、光盘,或是网络上观看的,记忆已经模糊。
情节大致如下:在一栋楼的某一层,有两个邻居。其中一位是年轻女子。每到深夜,她总能听到对门传来的咿咿呀呀的唱戏声,这让她感到无比的不安。有一夜,女青年实在无法忍受,便穿上睡衣,轻手轻脚地去对面查看,结果发现对方的门竟是虚掩的。透过门缝往里一看,她立刻惊得汗毛直竖。
展开剩余54%一个穿着戏服、披头散发的人正背对着门,在进行戏剧里的动作,吟唱着戏词。就在此时,那个陌生人猛地转过身,与女青年的目光碰撞在一起。眼前的竟是一张夸张的京剧生角面具,铜铃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,令她心中一阵恐慌。她连忙逃回自己的房间,关上了门,脑海中回荡着刚才的恐惧,整晚难以入眠。
到了第二个晚上,女青年在恐慌中无意中入睡。迷迷糊糊间,她突然被雷电惊醒。此时,她床前赫然站着昨晚见到的那位穿着戏服、画有生角脸谱的人,双手伸出,张开五指,仿佛要取她的性命。
这部恐怖片将声光电等各种视觉和听觉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,是我认为的顶级恐怖片。戏剧中某些面具的设计带有剧烈的恐怖色彩,尤其是生角的面谱,尽管相对大花脸而言稍显简单,却并不逊色于其恐惧效果。生角只需点缀些腮红,挂上眉毛,而伴随着去冠披发的设计,恐怖感倍增。
如今,这部让我心惊肉跳的恐怖片名字已遗忘,若有网友曾看过,恳请不吝赐教。我希望能重新找到它,再次感受那份令人胆寒的恐怖气息。
发布于:福建省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