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大口腔医院牙髓牙体科让学生冒充医生,给记者做完牙齿根管治疗后,越来越疼。为了甩锅,治疗时从未见面的老师突然现身说把牙齿拔了算了。
事件回溯到5月10日,记者到武昌广埠屯的武大口腔医院牙髓牙体科挂号看牙,一位名叫李昂的“医生”接待,很快断定记者牙神经发炎需要做根管治疗。尽管之前武大口腔医院杨贝宁医生提醒记者不需要做根管治疗,但出于对牙髓牙体科的信任,记者还是同意了这位“医生”的建议,开始一个多月的根管治疗。治疗过程中,记者看到这位李昂“医生”所有签名都是”李宇红“时产生疑问,李昂回答说她们科室统一都签一个医生的名字。
做完根管治疗后,按流程,记者来到武大口腔医院修复科做牙冠。修复科医生彭梦东告诉记者:”你的病牙根管做得有问题,做不了牙冠,赶快到牙髓牙体科找他们再修复一下。“记者随后再到牙髓牙体科,再次找到李昂时,她不敢回答记者质问,把记者带到她的老师乔炜玮面前。
乔医生给记者开了一张CT检查单,记者按要求做了牙齿CT检查。乔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后说,病牙根管做得没问题,随后开启甩锅模式,让记者去把牙齿拔了算了。
记者无奈找到医院医务科,医务科工作人员承认李昂只是一名学生,并没有行医资格证,同时又说他们医院是教学医院,学生可以在医生老师指导下进行治疗。当记者指出来,整个治疗前后历时一个多月,医生老师从未露面。医务科工作人员哑口无言。
医务科给记者重新安排了武大口腔医院程越教授进行会诊。程越告诉记者:从CT检查结果来看,病牙根管做得没问题,但从牙齿的反应来看,根管要重做。你观察三个月,如果三个月后还疼,最好重做根管。
武大口腔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,这实则是委婉承认治疗失败,”专家既要说真话,又不能得罪同事,只能打哑谜。“
截至7月7日记者发稿时,武大口腔医院尚未就”为何允许无证学生独立行医“作出正面回应。本报提醒广大患者:就诊时务必核实医生资质,若发现诊疗人员身份存疑,可立即向卫生主管部门反映。(刘胜)
发布于:北京市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